(異界食評)Buddha Hut(素食)

從小就希望素食(當中腸胃的願望成份比較重),自煮的時候通常會執行奶蛋素,不過出外進食時就很難了。因為中式的齋鋪味精量超可怕,而且食物往往無敵肥膩……

之前在淘大發現了一間賣全素的新式店子,店內食品的價錢不算低(大X活的級數),於是到上星期六才終於本著大無畏精神去試。

我叫了蕃茄蘑菇意粉餐(我對扮肉的東西沒興趣<-精神潔癖),餐飲加$9.5轉特式飲料「黑滋」,盛惠39.5元。

不只味精量可以接受(至少雞粉這種東西不會出現……),份量也絕不寒酸,尤其跟餐的炒菜95%可以吃(=沒有發霉、爛掉),也絕無過油、油味有異的問題,蕃茄汁也不似快餐店那種只有糖和醋鹽味道的色素味精合成醬(可怕的回憶!),而是極有誠意的濃濃的蕃茄汁(再沒誠意也請給我正常的蕃茄醬吧!)——不但有下大塊的真蕃茄,還有不少香草,當中混了雜菜粒,以及很有咬口、像是肉碎的豆製品!另外,意粉還有一顆顆小方塊狀的炸豆腐切粒點綴,無論是味道、口感、營養價值以及飽腹度都一流!唯一要吐糟的是明明餐牌上的名稱包括「蘑菇」二字,整碟意粉裡我數到的只有兩三片而已……可能是我的RP一向低到爆吧,歡迎各位回報。

最後要說一說特飲「黑滋」。大家有沒有喝過沒下鹽的生抽/味噌類物體?而且有氣、果糖味濃厚?這就是「黑滋」了……因為我極度討厭有氣的飲品,所以我不是很想評這東西。

但是我保證這傢伙的「異界度」爆燈XDDDDD

雖說如此,最後我是用750ML的冷水開稀了這一瓶包裝得像是酒的「黑滋」,喝了我足足一晚。不過因為我有一滴不漏地喝完,所以其實味道也還沒去到核彈級的程度。

下次如果再有機會經過,應該會試該處的甜品和「白滋」——因為我胃口和荷包有限,而身邊又沒有素食朋友——到時再來匯報。(也歡迎各位回報。)

題目 : 食在香港 - 部落格分类 : 美食享用

「香港」這顆棋

唔,今天要轉的,是一篇又長又悶的文章,味道可能比火星文更差……不過作為香港人,再難吃也要咬一口的說(如果沒咬過類似的東西的話):

+ + +
新中國成立後中共「暫時不動香港」戰略出台始末
http://news.wenweipo.com/2009/09/12/HO0909120001.htm [2009-09-12]

「長期打算,充分利用」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是在「中國人民將在偉大的解放戰爭中獲得最後勝利」的前夕醞釀產生新中國的外交政策的過程中,開始思考如何處理中英兩國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香港問題的。

  新中國「外交方針政策的形成大致在1949年1月至7月間」,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毛澤東用形象化的語言所闡釋的「另起爐灶」和「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我們採取這種態度,可以使我們在外交上立於主動地位,不受過去任何屈辱的外交傳統所束縛。」可以使新中國的外交關係「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因此,中國共產黨人態度非常明確:新中國將不「繼承」舊中國的外交「遺產」--「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宣佈「廢除賣國條約」,宣佈對於舊中國「所訂立的各項條約和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應加以審查,按其內容,分別予以承認,或廢除,或修改,或重訂」。這裡,自然也包括「割」、「租」香港的中英《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三個不平等條約。正是在「樹立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外交形象,營造新中國和平建設的國際環境」的原則指導下,新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香港問題的特殊政策也開始有了「腹案」,即後來所歸納的「長期打算,充分利用」八字方針。形象化的說法就是「暫時維持現狀不變」。

  據周恩來1951年回憶:「我們在全國解放之前已決定不去解放香港」。這是一項從維護新中國的國家利益出發超越了「簡單化」的意識形態束縛的「現實主義」的戰略決策。也就是說,一方面,中國共產黨人絕不放棄對於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香港的主權要求,堅持徹底洗刷殖民主義的恥辱以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的立場和奮鬥目標,在這一點上,沒有也不允許有「絲毫的動搖和妥協」;但是同時,中國共產黨人強調在具體解決香港問題時要「尊重歷史、尊重現實」,要「謹慎從事」,要避免在條件不具備、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從「單純的革命熱情」出發「犯冒險主義的錯誤」,主張在國內、國際形勢對我們有利的情況下「一攬子」地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在條件不具備、時機不成熟時,「暫時維持現狀不變」。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向全黨發出由周恩來起草、毛澤東修改的關於外交工作的指示,曾經非常透徹地闡釋了這一戰略決策的思想背景:「在原則上,帝國主義在華的特權必須取消,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必須實現,這種立場是堅定不移的。但是,在執行的步驟上,則應按問題的性質及情況,分別處理。凡問題對於中國人民有利而又可能解決者,應提出解決,其尚不可能解決者,則應暫緩解決。凡問題對於中國人民無害或無大害者,即使易於解決,也不必忙於去解決。凡問題尚未研究清楚或解決的時機尚未成熟者,更不可急於去解決。總之,在外交工作方面,我們對於原則性與靈活性應掌握得很恰當,方能站穩立場,靈活機動。」

  1949年2月,米高揚代表斯大林來當時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西柏坡瞭解已經醞釀成型的新中國對內、對外政策時,毛澤東也向他耐心地說明過中國共產黨人的這一立場:「目前,還有一半的領土尚未解放。大陸上的事情比較好辦,把軍隊開去就行了。海島上的事情就比較複雜,須要採取另一種靈活的方式去解決,或者採用和平過渡的方式,這就要花較多的時間了。在這種情況下,急於解決香港、澳門的問題,也就沒有多大意義了。相反,恐怕利用這兩地的原來地位,特別是香港,對我們發展海外關係、進出口貿易更為有利些。總之,要看形勢的發展再作最後決定。」

  事實上,早在中國內戰剛剛爆發的1946年12月,毛澤東就已經非常明確地闡釋過「解決香港問題可以從緩」的戰略思考。當時,毛澤東會見哈默、羅德裡克、陳依范三位西方記者,哈默問毛澤東:「在香港問題上中共的態度如何?」毛澤東回答:「我們現在不提出立即歸還的要求,中國那麼大,許多地方都沒有管理好,先急於要這塊小地方幹嗎?將來可按協商辦法解決。」

中英雙方在香港問題上的「默契」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共產黨內對於香港問題最早提出「暫時維持現狀不變」具體建議的是「負責對外貿易和港澳工作」的潘漢年和廖承志。潘漢年向中央建議說:「軍隊不宜進駐香港。理由是:美國執行杜勒斯的封鎖政策,上海、天津、青島等港口城市與國外的貿易往來幾乎斷絕,如再收回香港,則這惟一通向國際社會的貿易渠道將會被封閉。共和國初建,急需的軍事物資和惟一的外匯收入渠道也必然斷絕。對於香港而言,也必將成為死港。因此,在一定時期保留香港自由港的地位,由英國人暫時管轄。

  廖承志向中央建議說:「要武力解放香港,對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說,只是一聲衝鋒號,就能把紅旗插上香港太平山。……香港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港口之一,如果香港暫時留在英國人手中,為了英國自己的利益,它也不會放棄大陸這個巨大的市場。這就等於把美國對中國的立體封鎖線撕開一個缺口:我們能從香港進口我國亟需的物資;也可以利用香港作為我們與世界交往的通道,世界各國兄弟黨同志可以從這裡進來,各國的民間友好人士也可以從這裡入境;另外,香港還可以成為我們瞭解世界各國情況的窗口,這些深遠的戰略意義,會隨著似箭的光陰,越往以後,越為大家所接受和看清楚。」毛澤東、周恩來對於他們的意見非常讚賞。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共產黨人對於香港問題作出「暫時維持現狀不變」的戰略決策,主要是出於「必要性」和「可能性」的雙重考慮。

  一方面,為了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對新中國的全面封鎖,中國共產黨人有必要保留香港這一「傳統」的「國際通道」,對外開放,而不是「閉關鎖國」;自力更生為主,同時也不放棄爭取外援。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既定方針」。毛澤東十分明確地講:「我們是願意按照平等原則同一切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的。……我們必須盡可能地首先同社會主義國家和人民民主國家做生意,同時也要同資本主義國家做生意。」「蘇聯當然是第一位,但同時要準備和波捷德英日美等國做生意。」「建國大憲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也明確規定:「凡與國民黨反動派斷絕關係,並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友好態度的外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與之談判,建立外交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礎上,與各外國的政府和人民恢復並發展通商貿易關係。」但是同時,中國共產黨人也清醒地認識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對於「共產黨在中國的勝利」是「十分不滿」、「十分不安的」,「從來敵視中國人民的帝國主義,決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我們。」他們不會輕易放棄「反對中國人民的陰謀計劃」。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新中國一成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就「三管齊下」--政治孤立、經濟封鎖和軍事包圍,企圖「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為了鞏固年輕的共和國,為了保衛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在國際外交關係上採取了堅定的原則性和高度的靈活性相結合的政策,把香港問題放在新的國際形勢下考慮,」作出了「暫時維持現狀不變」的戰略決策,以保留香港這一「傳統」的「國際通道」作為新中國與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資本主義世界聯繫的「橋樑」。

  關於這一點,英國人有比較客觀的評論:「共產黨領導人或許預見到把英國管理的香港作為朝向西方的『窗口』所具有的戰略價值。例如,從早期的中日戰爭中,他們已經發現香港可作為一個重要的供應基地,九龍到廣州鐵路在此期間所發揮的作用已可對此作出明證。他們也很可能認識到,若香港一直由一個英國殖民政府管治,它便將可作為日後處理與英國關係的一種政治籌碼,甚至是一張與美國--一個與共產黨勢不兩立的國家--保持聯繫的皇牌。不管是什麼因素影響了毛澤東的行動,他得到回報的速度卻比預期中快。1950年,中國要求香港成為朝鮮戰爭中供應石油、化學品、橡膠、汽車和機械儲備的基地。而當朝鮮戰爭導致聯合國和美國對中國實行貿易禁運時,香港和澳門的同胞在百感交集下為中國提供了躲避制裁的主要通道。此秘密一直維持了三十年之久。」

  當然,中國共產黨人保留香港這一「傳統」的「國際通道」作為新中國與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資本主義世界聯繫的「橋樑」,也不能排除還有對蘇聯一貫的「大國」、「大黨」之「霸權主義」保持必要的警惕和預防措施的深遠考慮。新中國成立之時,嚴峻的國際環境,決定了「中國人民不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絕無例外。騎牆是不行的,第三條道路是沒有的」。但是,「一邊倒」外交政策的前提是不能「犧牲」新中國的「獨立自主」,對於這一點,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是有高度共識的。因此,香港學者所言--「斯大林在解放軍渡過長江之前,曾向中共領導人提出『劃江而治』的主張,被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拒絕了。毛澤東開始警惕中國會不會成為蘇聯衛星國的危險,他始終對大鼻子的意圖存有戒心。保留香港,是為了向蘇聯表示可以得到別的援助來源,以幫助恢復受戰爭蹂躪的中國經濟,以加強同莫斯科討價還價的實力。」--雖有偏頗,卻不無道理。

  另一方面,英國對待「共產黨在中國的勝利」所執之與美國「公開的敵視」有別的「現實主義」或曰「機會主義」的外交立場,為香港問題的「彈性」處理提供了「政治空間」。由於英國在中國內戰中基本上保持了「不干涉」的「中立」,沒有像美國那樣「深深陷入中國事務的泥潭」,「失去與中國共產黨改善關係的機會」;由於英國「最關心的是保護在華利益和香港的地位」,「英國在華有超過三億英鎊價值的貿易利益,因此英國絕對不願意失去中國市場。」因此,英國也絕對不願意失去香港這一苦心經營了一百年的「遠東最大和最重要的殖民地」。

  所以,英國在1949年「共產黨在中國的勝利」已經明朗化的情況下,沒有跟「中國人民的頭號敵人」美國亦步亦趨,採取「自斷其路」的「拒不承認」和「經濟封鎖」的極端政策,而是「保持一個立足點……原地不動,以尋求和中共建立不可避免的事實上的關係」。包括「政治承認」和「經濟往來」。他們認為:「拒不承認一個有效地控制了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政府,不僅在『法律上是講不通的』,而且還會『對西方在華利益的保護造成嚴重的實際困難』。」他們認為:「美國人所傾向的用經濟制裁達到政治目的的企圖」是很難實現的,雖然新中國「需要援助,也不會屈服於西方的經濟壓力」。而且,「英國企業占外國在華企業的多數。……若實行經濟制裁,勢必遭到共產黨的報復,並勢必使這些企業遭受沉重的損失。」尤為重要的是,英國還有一個必須「挽留」的「借來的時間」與「借來的空間」——香港。「因為它在華的投資不僅比美國多得多,而且香港的經濟地位也仰仗和中國大陸的積極的轉口貿易。」「在制約英國對華貿易政策的諸因素中,保持香港及與之毗鄰的新界的原有商業地位的願望,不能不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為香港和新界的生存,有賴於與中國大陸的持續不斷的貿易。」最後,他們得出結論說:「英國在華和香港的利益要求盡早承認中國的共產黨政府」;英國在華和香港的利益要求「必須無條件而且不惜任何代價地與在很大程度上尚很陌生的中國進行貿易。」

  正是因為英國首先意識到必須向新中國「示好」,與新中國建立「正常」的政治與經濟聯繫,使新中國對外開放,而不是相反,然後才有可能在「不損害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尊嚴」的前提下與新中國「坐下來討論」如何處理英國在華的特殊利益——香港問題。「英國人希望香港免遭共產黨控制,方法是強調香港在對華貿易中的重要地位,並表示願意就香港的政治前途問題與共產黨進行討論。」因此,英國從「現實主義」或曰「機會主義」的外交立場而非意識形態出發,成為西方資本主義世界中第一個與中國共產黨的新政權發生「事實上的政治與經濟關係」並正式承認新中國的資本主義大國。在這個過程中,英國為了避免「剌激中國」,還主動擱置了已經設計完成的讓香港逐步走向「地方自治」的所謂「楊慕琦計劃」。「如果香港走向獨立式的自治,反而會刺激中國,提早收回。」「英國人搞外交富有現實主義精神,也頗為老練圓滑。……如果英國欲得到中國許諾,香港地位暫時不變,楊慕琦計劃反而變成絆腳石,英國的策略是通過外交渠道行事,而不是兵戎相見。

  1949年10月,英國下議院宣佈楊慕琦計劃壽終正寢。」這樣,中英兩國「靈活」地處理香港問題的合作契機就凸現出來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正是鑒於英國從「在華和香港的利益」出發對新中國「示好」之「現實主義」或曰「機會主義」的態度,認為可以「利用」香港問題「拉住」英國,從而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對新中國的戰略包圍圈中打開一個缺口,因此才有「暫時維持現狀不變」之戰略決策以「長期打算、充分利用」。

  以上事實說明,中國共產黨人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作出「暫時維持現狀不變」以「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戰略決策,主要是出於政治而非軍事上的考慮。毛澤東講:「至於香港,英國人沒有多少軍事力量,我們要占是可以的。」海外曾經有一種聲音——新中國之所以「容忍英國人在香港、容忍資本主義在香港」,是因為「沒有接管這一地區的實際能力」,「以戰爭的地理位置和一般的數學邏輯來推算,人民解放軍可能……需要打一場血流成河及耗費時日的戰鬥才可以佔領香港,而不是一場代價輕微的『閃電戰』」,「他們要攻佔香港,將付出一百萬人傷亡的代價」——純屬臆測。

  1951年春,當時的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黃作梅到北京請示工作,周恩來曾經向他全面而系統地闡釋了「中央『特殊』處理香港問題的『思路』」。周恩來講:「我們對香港的政策是東西方鬥爭全局的戰略部署的一部分。不收回香港,維持其資本主義英國佔領不變,是不能用狹隘的領土主權原則來衡量的,來作決定的。……在長期的全球戰略上講,不是軟弱,不是妥協,而是一種更積極主動的進攻和鬥爭。1949年建國後,英國很快承認我們,那是一種半承認,我們也收下了。艾德禮政府主要是為了保全在香港的利益,保存大英帝國在遠東的殖民地。香港是大英帝國在遠東政治經濟勢力範圍的象徵。在這個範圍內,美國和英國存在著矛盾和鬥爭。因此,在對華政策上也有極大的分歧和矛盾。美國要蠶食英國在遠東的政治經濟勢力範圍,英國要力保大英帝國的餘輝。那麼,保住香港,維持對中國的外交關係是英國在遠東的戰略要招。所以,可以這樣說,我們把香港留在英國人手上比收回來好、也比落入美國人的手上好。香港留在英國人手上,我們反而主動。我們抓住了英國一條辮子,我們就拉住了英國,使它不能也不敢對美國的對華政策和遠東戰略部署跟得太緊,靠得太攏。這樣我們就可以擴大和利用英美在對華政策上的矛盾。在這個情況下,香港對我們大有好處,大有用處。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開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工作,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人,支持我們的反美鬥爭,支持我們的國內經濟建設。在這種情況下,香港是我們通往東南亞、亞非拉和西方世界的窗口。它將是我們的瞭望臺、氣象台和橋頭堡。它將是我們突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對我國實行封鎖禁運的前沿陣地。近兩年的發展證明,我們在解放全國時留下個香港是正確的。」

冷靜、慎重、低調地處理香港問題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相當長的一個時間段裡,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對於處理香港問題的態度,始終保持低調,十分冷靜、十分慎重,堅持只要「暫時維持現狀不變」對新中國還「有用、有利」,只要「時機不成熟、條件不具備」,「這一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我們就「暫時不去觸及它」。1954年,周恩來在一次為接待英國工黨訪華代表團而進行的幹部準備會上明確指示:「不成熟的問題,也不要去談,例如香港問題。……至於我們是否要收復香港,如何收復,政府還沒有考慮過,我們就不要談。」周恩來曾經對來中國訪問的英國客人直接講:對於香港問題,「如果我們需要解決,也得和你們談判,我們不會採取突然行動。」

  1959年,毛澤東針對中國共產黨內少數人在香港問題上的急躁情緒,耐心地解釋:「香港還是暫時不收回來好,我們不急,目前對我還有用處。」其後,他在同來訪的英國蒙哥馬利元帥的談話中又說:「我們現在不談香港問題。」1963年,中蘇論戰正酣,美國共產黨發表聲明責難「中國人民在香港、澳門問題上的正確政策」——「社會主義國家竟然容許殖民地存在」。因此,中國共產黨不得不打破沉默,第一次公開對外闡釋新中國對於處理香港問題的戰略思考和基本原則:「在國際鬥爭中,我們既反對冒險主義,也反對投降主義。這兩頂帽子,無論如何是安不到我們頭上來的。」用「中國對香港、澳門的政策」來「證明中國人是膽小鬼」,「在香港、澳門問題上嘲笑我們」,是「愚蠢的」、「可悲的」。「老實說,中國人民並不需要在香港、澳門問題上顯示武力,來證明自己反對帝國主義的勇氣和堅定性。我們的勇氣和堅定性是帝國主義特別是美帝國主義領教過的。」

  時隔不久,毛澤東在會見外國客人談到反對帝國主義、反對殖民主義問題時再次就新中國對於香港問題的態度發表意見:香港「小部分是割讓的,大部分是租的,租期是九十九年,還有三十四年才滿期。這是特殊情況,我們暫時不準備動它。……香港人就是我們中國人。香港是通商要道,如果我們現在就控制它,對世界貿易、對我們同世界的貿易關係都不利。」直到1972年中英外交關係完全正常化之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審時度勢,認為「改變」或「放棄」對於香港問題的「暫時維持現狀不變」之特殊政策的「適當時機」仍然沒有出現。

  1972年10月,周恩來分別會見來中國訪問的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路易絲•海倫(Louis Heren)和英國國會上議院議員湯姆森(Thomson)時都曾經指出:「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但現在還不必考慮。……中國的政策是不會在這些事情上倉促行事。」「中國有個政策,就是不要急急忙忙搞這個事。」1974年5月,毛澤東會見來訪的英國前首相、保守黨領袖希思談到香港問題時也明確表示:「香港作為英國管理下的亞洲貿易和金融中心,其地位是安全的,最少在目前如此。」在毛澤東、周恩來的有生之年,他們始終從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從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全局出發,堅定不移地維護對於我們「有用」、「有利」的「暫時維持現狀不變」的戰略決策的穩定和嚴肅性。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07年08月29日)

+ + +

其實看這篇文的時候,我的腦裡不知為何不斷想到LELOUCH系列的故事。

簡而言之,就是我相信「上面」那班人的想法,就是「如果真正的普選對自己有利,才會讓香港有真正的普選」,不然所有的行為,大概都會被硬說是意思上和「證明香港不應該有真正的普選」沒有衝突的命題。(也就是,激烈反抗=民智不成熟;不激烈反抗=社會上沒有共識;你用自殺式的方法反抗=那我順便拿你的財產走等等)

沒有拿英國抗美國、拿美國抗蘇聯的局面,台灣似乎又取代了香港的那種「互相牽制」的政治地位,而爭取普選其實是為了幫助香港政府抗衡內地炒家的不良影響,以及制裁不負社會責任的企業(外資內資皆同),還有增加香港政府聆聽市民需要的動機,而最終的目標,是為了確保香港人長遠的民生水平、為現在的香港爭取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唔……這盤棋應該怎麼下呢?

題目 : 談政局 - 部落格分类 : 政治經濟

送行

祝 團長M娘一路順風。(眾:誰要你這個瘟神祝福呀!)

一路好走,多多保重。(眾:喂,你是不是用錯字了! 我:……大家指教一下吧!)

唔,好吧,又一個戰友離開香港了。

題目 : 生活。 - 部落格分类 : 日記心得

The Shock Doctrine(七之二)

=前言=

1. 七之一(本書簡介)在此: http://windera.blog126.fc2.com/blog-entry-193.html

2. 因為太多事情要兼顧,所以這本厚重的正經書變成了2009-2010的馬拉松進食對象。正文561頁的書被以頁數分成七部分,每看完一部分就寫一篇看後感。(天音:你(指人腦)同時在「下載」多少東西哦?)

=正文=

這一部分裡,作者嘔心瀝血引用大量史料去支撐「民主和(香港那種)自由市場在歷史上,未曾有共存的記錄」這個可怕命題。

因為實在太可怕,我決定寫短一點,令主訊息更清楚。

作者用南美、中東那些血腥死佈的近代鎮壓平民的歷史同期進行的「自由市場化」經濟政策環環相扣的可怕真相,反照美英這些民主制度下的國家在經濟政策取向(有很多違反自由市場原則的政策因民意被執行),再舉出全球市場最自由的地方的政治制度(例香港、新加坡),來引證這個香港人絕不想看到的命題。

作者還對以上不算是「秘史」的事情,加上了少量的注解,嘗試解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

如果大部分的民眾都是窮人兼無私產,他們就會投票支持進行財產重新分佈、令薪金提升的政策,因此市場就會變得不自由。(所以英國率先執行「分裂而制御之」的政策,推行公屋私有化計劃等等,令人們站在「資本家」的角度去投票。)

說起來,領匯之所以可以成功登陸(而當年大班的呼聲反而被噓),也是多得香港眾多於股市嚐過甜頭的小股民的認同。

=後記=
不過,私認為自由市場制度所製造的社會問題,其實不出於人性貪婪,而是出於當今在世的自由市場制度,均不擅長處理供求嚴重不吻合的永久性問題(不吻合的地方會變成金錢黑洞),以及非交易性的資產轉移的非自由市場的活動(例:空殼公司、遺產等等),不斷造成系統性崩潰。說到尾,自由市場和私有資產的概念跟傳統家庭觀念出現嚴重的不相容情況——家長總想不惜一切給自己的子女最好的,懶理一街之隔的別人的孩子是不是連食物都不足,而偏偏自由市場對這種bug是沒有自我修復能力,而且還會惡性循環的……

題目 : 論文。報告。心得 - 部落格分类 : 學術文藝

tag : TheShockDoctrine

(異界談)你CE多少分?(上)

好吧,我說的是COUPLE EXAMINATION……也就是說伴侶考試。

以下所說的CE制度是半開玩笑半認真(因為各位考生得為自己評分),靈感是來自之前和人閒談中的對白「大部分夫妻的水平其實都類同會考生,不少都是14、15分而已」……

(注:CE分數和熱戀度沒有任何直接關係。)

+ + +
1. 和舊式會考一樣,A=5分,B=4分……E=1分。除了三科必修科以外,選取3科最高分的科目,令總數合共6科。

2. 必修科:通識、經濟、家政

3. 選修科:美術、音樂、公共關係、科技應用、工藝、教育及心理學

4. 科目描述
=通識=
這一科以統合的角度測試考生能否在日常情況下,運用常識、語言、感情處理技巧以及認知功能,以可行和合理的決策應對日常事件,其中包括以有效的溝通技巧,要求伴侶合作、提供協助,以及在被要求合作、提供協助時能夠正確地理解對方的需要(注:對方口頭上的要求可能和實際需要有差,考生能否正確判斷真正的需要是得分的重點之一),以及有效地幫助對方。

評分時以伴侶(二人同考)形式進行,無伴侶者會被隨機編配對手。如果幸運地遇上性格、能力有效互補的對手,二人於這一科的分數可以變得很高。


=經濟=
這一科考生可以選擇甲卷或者乙卷考。(注:一般認為甲卷較易得到高分)

兩卷共同的內容是理論知識的部分:不同的生活水平的各方面(衣食住行、娛樂、教育)開支的大概數字以及長期變化傾向,以及工種和收入的大致概念。

甲卷分為四個部分:
1. 財產管理(家庭財政計劃、相關的溝通和執行技巧,如無實際表現,需採用模擬個案)
2. 投資理論和知識
3. 兼職(這是以「當時實際表現」為準評分的考卷)
4. 有效運用有限的金錢把生活水平提致最高的水平的實際操作 (有一半是以平日的表現水平來評分)

乙卷分為四個部分:
1. 財產管理(家庭財政計劃、相關的溝通和執行技巧,如無實際表現,需採用模擬個案,此部分和甲卷第一部分類同,但是考生須從「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角度作答)
2. 事業管理(以專業資格的考取的有無以及職業的前景來評分)
3. 資產管理(包括可動用儲蓄以及每月收入,以「當時實際表現」為準評分的考卷)
4. 時間和人力管理(評核範圍包括一個月可以花多少時間陪伴家人,以及健康管理,例如一星期有多少時間做運動等等)


=家政=
這一部分和現實會考的家政科大致相同,包括家居清潔、烹飪、縫紉以及家居安全的知識,不過比重和考核角度不同,傾向從「管理者」(或者說是管家)而不是實戰者的角度出發,而縫紉部分更是非常注重製成品質素的鑑賞力。實戰部分的考核,考生可以挑選從事「質量管理者」或者「任務執行者」的角色去考。


=美術=
化妝、時裝配搭、美容、瘦身/健美的理論、知識和實戰考核。實戰考核時,考生必須以自身作為模特兒。

=音樂=
演奏、鑑賞、創作、音樂理論以及基礎音樂教育,以實戰水平評核。如果只有單一演奏技能(例:只懂唱歌,又或者只懂演奏一種樂器),而該技能被用在「經濟科」的考核之中,則不得選此科。

=公共關係=
可動用的人際網路、家庭勢力的屬性、範圍和強度,以及面對社會各階層的社交和人脈管理技能,以實戰水平評核。

=科技應用=
電腦、水電、五金工程的基礎理論及應用(購置、DIY、簡易維修)。

=工藝=
任何不包括在其他科目(包括經濟科)的特殊生產技能,如傳統藝術創作(包括素描、雕刻)、義工團體管理等等。以罕見度、社會貢獻度以及潛在的社會知名度評分。

=教育及心理學=
主要是育兒、教育理論相關的知識和實戰戰力,包括對香港以及其他地區的教育制度的研究水平,也會對人事管理以及對陌生人、相識有「見微知著」之能的高級鑑人能力進行評核。


=藝術=
也有人叫這一科做「魔法科」,考核內容環繞高層次的溝通及表演技術,理論和實戰的分數比例相當。此科的應用範圍甚廣,主要而常見的用法在於將自己於其他科目的能力包裝,令表現出來的效果比實際上更為高級,因此有考生戲稱此科為「呃錢」。很多考生熱衷私下修這一科,不過很少會用來做CE成績表上的「賣點」。

+ + +
預告:各科的評分標準以及示範試題(中)、考試策略(下)

歡迎各位讀者留言提供其他科目(包括內容)、各科的評分標準、示範試題以及考試策略。採用之後會連各位的名字登上哦。

給一星期給大家創作XD

題目 : なんとなく書きたいこと。。 - 部落格分类 : 談情說愛

心情從來沒有如此差過

我承認我在這方面還是很沒有抵抗力。對,我說的是五區總辭的事。

被兇悍搶匪看上,你不叫救命就殺了你,你叫救命也是殺了你,那麼你還會叫救命嗎?

所以一看到那些「你支持五區總辭嗎」的投票就很憤怒。關鍵早已經不是這個了。當然我明白我會憤怒是因為我修為未夠。

民主的最終目標其實是民生。任由一方勢力獨大,肯定不會有好下場,就算一開始對方答應多少甜頭、派多少糖也好。因為這就是人性。而中國這種容許公開搞關係的文化,「不能逆轉地壞掉」的速度就更加可怕。

到底中國人什麼時候才能明白「孤陰不長,獨陽不生」的道理,並在政治體系中體現它?陰陽相生相剋,所以有一個相對和諧、公平、有效的空間給兩邊平衡地生長,非常重要。

香港人一向守規則,不喜歡使用暴力行為解決矛盾,大部分人的政治要求都非常現實(例如住屋問題、商店選擇、教育水平等民生問題),應該是全中國最合適最應該搞大型民主(而非小圈子民主)的地方。

香港從前有中國和英國勢力角色扮演「陰」、「陽」兩家,現在英國退出圈子,就變成香港幾百萬人的利益對中國十幾億人的利益(見私樓樓市生態就可以明白什麼一回事)、屋邨小經營者和香港那個缺乏市民認受性的「小政府」對跨國企業跨國經濟勢力——大家這幾年已經看到香港人在這些民生的戰場上如何節節敗退,普羅大眾犧牲僅有的生活質素,為為炒家們、富人們「埋單」。

香港面對的種種民生問題的原因,其中一個是香港文化根柢太差(香港的前輩們大多學歷低下,嚴重短視),另外一個問題是沒有任何體制賦予香港人足夠的力量,令我們可以合理地幫助我們的政府在談判桌上增加有力的籌碼,更沒有有效而透明的機制,令大眾得以用WIKI式的貢獻模式以科學角度有序地改善香港面對的種種問題。

民主不只是普選,不只是去除功能組別,也不會解決香港所有的問題。但是沒有公投制度,以及使用微圈子而且帶職業歧視的選舉制度,就肯定不會為香港民生帶來任何的救命草。

當然,香港這種天生敗局(香港幾百萬人的利益對中國十幾億人的利益有衝突時,中央的處理方法必然是小讓大殺……跨國企業方面,如果香港和內地企業能夠分享利益,還有勝算的說),只能靠香港人積極地把自己的利益和內地人的利益掛勾才有勝算了……

特首的那一句"I AM SCARED",我不得不同意。香港如果現在已經是內地的高教、尖端醫療、創作文化和高科技樞紐,一切就會不同了。但是香港現在這樣的民生水平,戰友們能走的都已經一一離開了香港,因為實在「住不下去」,而因為各種原因留下來的我也只剩下半條人命……

題目 : 談政局 - 部落格分类 : 政治經濟

一周進食雜記

1. 《神才知道的世界》(又名《機神追女攻略》)最近幾章沒女追,開始搞天魔靈的主線,忽然就覺得節奏慢下來了……

2. 花了幾個月時間終於用烏龜的速度補完了《黑執事》的漫畫(1-38)。沒看動畫是因為LP大人看了,而且聽很多《黑執事》的漫畫讀者給了動畫版劣評,所以就選擇了看漫畫(OM版)。原來動畫版的天使角色設定是原創的(漫畫還沒有已知的天使角色出沒),看過WIKI的形容,還真是立見高下。漫畫原作裡的魔鬼、死神的角色設定都很有個人魅力(也就是源自角色本身的魅力),但是動畫的天使角色設定看起來不怎麼樣……

漫畫的人設很讚,尤其是畫功,很多時不用什麼劇情描寫,只是角色一站出來,台風和味道已經留下了令人回味的記憶。比如說某個不擅和人打交道的正經臉死神先生我竟然覺得這樣也很可愛(對不起我對死神角色總有著奇怪的感情……同類之故?)

說回來,這個名作的故事反而怪怪的,像是用咖哩粉弄的咖哩一樣。(<-以其人之道還以其人之身)同樣是處理一堆主線梗,同樣是玩有BL味的偽BL鏡頭,我比較喜歡像07-GHOST那種不拖泥帶水的非短篇處理,多於這樣相對會有去得比較溫吞的短篇集版本。

3. 開始明白為什麼會有人將「神的音樂」和BACH拉上關係(<-不時聽8級小提琴A組某考試曲)。看完《黑執事》之後,突然發現了那種關聯性。原來是那種世界觀啊。

4. KIDDY GIRL-AND成功定位為「笑片」,每集的笑點越來越有強度——這片子從第一集那種看到我想翻桌的低級無聊笑點開始,每集的笑點質素慢慢升級,似乎是故意安排的。今個星期第6集,雖然對白聽得完全明白的大概只有一半,但不少梗我還是聽到了,並已經笑翻了肚子。從玩辦公室H戲到男僕(?)CAFE、BL聲優,不斷拿腐女來搞GAG(一般ACG都是惡搞宅男、毒男的說),最後那個「光有樣子」的「聲優」美男真的笑到我流眼淚了!好吧,如果之後的集數不能走回正經硬科幻路線,那麼請每星期都讓我大笑一番吧!

題目 : 黑執事 - 部落格分类 : 漫畫卡通

tag : KIDDYGIRL-AND

要求不能達到時

有文化的家庭的親子溝通,和沒有文化的家庭的親子溝通的差別之一,就是當孩子要求和父母意願不一時,父母的反應會是如何。

沒有文化的家庭,會採取責罵、各種暴力、侮辱威迫的手法,令孩子「收聲」,以及停止爭取的行為,如果在「大庭廣眾」不宜「發威」的場合,就會一邊口說臨時想出來的歪理,一邊爭取時間把孩子拖進私人地方進行「調教」。這樣的家庭,當然不會有什麼真正的和諧可言。不過在中國這樣的反應模式應該是最普遍的……

稍為有文化的,會使用分心大法。相關技巧之一,是比如說孩子要A不要B,父母就會用表面上是尋求理解,實際上是找弱點攻擊的口吻,向孩子套話,然後針對孩子要A不要B的動機,用C去解決,解決了動機之後,孩子就會忘了要A的事。這樣的家庭,如果父母的水平本來就是高的,孩子慢慢長大,就會理解父母的苦衷;不過要是父母是錯的,廿年之後,這個家庭一樣不會和諧。孩子會憤慨自己被騙,把憤怒發洩在父母身上。不過,在百姓文化水平低下的國家能夠做到這樣的地步,已經會讓為人父母者鼻子朝天……

再有文化一點的,會抱著「自己的決定可以有錯」的態度,和孩子展開對話,用科學的態度去理解他們的動機(認定對方、不給對方),之後雙方攤牌、交流、理解、折衷。如果孩子情緒激動,那就先讓他鎮定下來再說。這個境界不易為,因為不明白「權威」其實是怎麼建立的,會以為「完美」是「權威」的必要基礎。事實上從文化承傳的角度而言,最有效的權威系統,並不是「一百分」的管理和養育「不是一百分的人」,而是「九十分」一邊追求「一百分」,一邊的管教「八十分」的、「七十分」的教「五十分」、「五十分」的教「三十分」的等等,大家都有事幹,大家都有責任,大家都有權利,大家都有義務,大家都在進步。這樣,即使沒有人一百分,社會也就相對和諧、繁榮了,而且不會有人太害怕犯錯,更重要的是沒有人有必要去扮「一百分」。

最理想的情況是家長一早在矛盾發生之前,就摸清楚孩子的意願背後的紋理,在孩子開口「伸手要求」之前,已經引導他們去自行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分析可行的爭取目標和路線,然後孩子一表達意願,就鼓勵孩子前進,放手之後站在孩子後面守護,有需要的時候在後面助孩子一臂之力,幫他們成功追求他們的幸福。這樣的孩子能力高、好相處,比起同齡孩子只能問家長要這要那的,既可愛又強大。當然,這樣的家庭真是沒多少,因為有很多家長都誤會小孩子是「缺乏思考能力的動物」,從一開始就策略錯誤。

題目 : 論文。報告。心得 - 部落格分类 : 學術文藝

衛奕遜徑二段逆走

星期六花了三小時逆走衛奕遜徑二段,也就是太古到陽明山莊,風景好但是不是很好走的著名市區段子。同行者是BL和YB。

這段路經過風光明媚的小馬山(九龍東和港島東的維港風景),以及香港唯數不多的其中一個石礦場,不過是出名「夏天走超容易中暑」的路。

從太古走上去,經過幾個炮站變成花園的軍事遺址。港島行山者眾多,很合適怕人少的走。

在和水泥路(鰂魚涌上去的那條)交叉的那裡我們跑錯了水泥路,最後從緩跑徑接回上小馬山的路。

石礦場那一段石級很高,上上下下的相當要命(當年一家人走的時候,家人全體叫救命……),膝蓋不好的人絕對會走到飆眼淚。

本來打算順道逆走一段的,但是最後因為大家體力不支(尤其有人感冒未清,體力透支會很危險),還是在陽明山莊打道回府了。

P.S.有人不幸在往畢拿山以及陽明山莊附近的「T」字路口丟了一件黑色毛衣……

題目 : 玩樂香港 - 部落格分类 : 旅行觀光

領匯的不敗之地

(今天的題材可能有點悶,因為有些讀者可能一早知道了。)

假設屋邨租金原本是一個單位,現在升至平均五個單位;而從前空置率是一成,現在是四成。

(X為一個最少有3位數字的正數,是屋邨店面面積的量度)
1*9X=9X
5*6X=30X

這兩條簡單的算式可以清楚說明領匯瘋狂加租賺錢的動機在哪裡——就算不幸空置率變成8成,領匯的收入仍然上升了超過一成,因為5X2X=10X……

於是,領匯只要肯趕客,就能賺快錢。

一般來說,經營舊式屋邨小店,租金是生意額的一至兩成,而經營得下去的店子的整體的利潤比例,一般來說是生意額的三至五成,也就是租金的幾倍。(以上是我的目測數據,歡迎有經驗的讀者指正。因為貨物的價錢和成本價是可目測知到的(大平賣時最賤的價錢就會很接近成本價,約是成本多一成左右),而舊時的店租今時今日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也就是說,這些店子的老闆們的實際收入,平均來說是3個單位左右。而因為人工大概佔成本的3-4成,也就是人工相關的錢,最多有3-4個單位左右。也就是說,假設這班人因為領匯的行為而全體失業(當然實情不會那麼嚴重),那麼這些人口失去的收入,加起來最多只有6個單位。

30X-9X=21X(領匯增加的收入)
3X*6=18X(人們失去的收入,3X是空置率)

也就是說,就算這些人全體要領匯派飯,派回一樣的數目,由領匯負責埋單,領匯也仍然穩賺了3X單位的說!所以領匯就算「黑到痺」,要「自己的屁股自己抹」(這個的可能性本來已經夠低了),也仍然立於「能賺更多錢」的不敗之地……

而且,雖然事實上被OUT的店子比空置率增加的多,不過OUT了之後部分店位會有連鎖店進駐,而連鎖店也是要請人的——雖然他們請人要求比較多,而一樣要求的,可能時薪變得較低、工時變長,或者全職變兼職、長工變散工、散工變自僱,不過這樣就可以把失業率踩低回去了……(代價是有很多人的收入相對物價變得更低。)

更何況失業者、低收入綜援都是由政府派飯,而香港行的是低稅政策……所以領匯可以說是看穿了香港政府不會針對性搞一個懲罰性徵稅制度(注:香港地少人多,空置四成商場實在是罪大惡極!),於是就為所欲為……

這種「殺人填命也還能賺到錢」(更何況不用怎麼填)的普遍情況,絕對鼓勵有能力「殺人」者「殺人」,於是這就是M型社會的形成的巨大誘因之一、大眾不信任政府的最大原因。

題目 : 論文。報告。心得 - 部落格分类 : 學術文藝

(動畫)Shangri-La香格里拉(設定看後感)

遲點找時間慢慢看這套動畫……暫時只飛看了最後幾集(從炸東京之前那一集開始掃),以及wiki的設定。

我想強調:我從來沒有看過如此令我感到心寒的科幻設定。

這根本不是科幻,而是用奇幻的創作邏輯搞出來的科幻,也就是把現實消化了之後,用童話函數重組嘔出來的作品。

國子的遭遇,還有整個世界背景設定,根本就是現實投射出的奇幻版風景:從一開始的設定以及解決的方法、到實際上是謊言的承諾;同一個城市裡,富人住豪宅而普通人每天在受嚴重污染的環境裡掙扎求存;之後的金融危機(南極事件和美國房貸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最後一大堆被犧牲的孩子們出來亮相——大結局還真的出現了和《無名超人》感覺雷同的場面,雖然鏡頭表面上有點分別,但是身為創作者,被雷倒的感覺自然強烈很多,因為自己會很清楚自己的創作意圖和創作邏輯……太多太多雷同的地方了。

身為香港人,看完之後真是心寒至極,因為香港和日本本來就有太多雷同的地方,但是香港比日本,無論是人口還是面積都沒得比,加上從來都是「別人的東西」……

然後動畫的結局,其實又回到了一開始的設定(貧窮啊貧窮!)。你說,怎麼教我不心寒。於是,那個十足十「群策創新天」感覺的結尾,叫我全身抖震。(方墨似乎也有人看了不以為然……)

p.s. 國內、國外的讀者可能不知道,香港超過一半地區是郊野公園……故事裡的日本大地震後仍然要還二氧化碳債,於是東京變成大部分都是森林來償還co2債,之中那些殘破的舊城區和atlas tower(還真有豪宅名風格)這個地標式豪宅(為什麼我會想起深水埗)成為強烈對比,而故事名Shangri-La的名字似乎就是這樣來的(真有夠諷刺)。

p.s.s. 原作的作者名不知是不是筆名,叫「池上永一」,用英文名的順序讀,是「eiichi ikegami」,我覺得發音滿像「咸濕活垃圾」;先唸姓氏的話,發音就像是「上吧!神H~!」(當然全是日文)……<-聯想太過的傢伙

題目 : 動漫看後感想 - 部落格分类 : 漫畫卡通

tag : Shangri-La香格里拉

「香港去死」的彈藥陸續有來

甄文星、梁繼昌、韋志堅﹕拱手相讓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明報專訊】聯交所於今年8月28日刊發諮詢文件,建議中港互認對方的會計準則及核數師,有關規則修訂建議於2010年1月1日生效,並適用於明年1月1日或以後開始的年度會計期間。有關建議乃由中港各監管機構聯手研究,當中有聯交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香港會計師公會、證監會、財務匯報局、中國財政部及中國證監會等。

換言之,建議於明年初開始實施後,在內地註冊而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即H股),可選用國內註冊之會計師處理新上市的申報或上市後之每年審計工作。同樣,香港註冊或在「公司註冊處」有登記的本港上市公司,將來如在內地上市,亦可用選用香港註冊的會計師。

截至去年底,在香港上市H股(主板加創業板)達150家,佔香港市場總值27%及成交額的49%,它們原本是用香港註冊的會計師,但若將來內地企業可選擇採用內地註冊的會計師,那明顯不利於香港會計師。相反,距離內地推出國際板或紅籌回歸A股仍然有一段時間,短期內香港會計師會有何得益?出奇地,此文件在市場上並沒有大迴響。

誰來監管

雖然有論者認為新政策有助中港兩地交流,說中國自2007年1月起已採用與國際會計準則基本趨同之內地會計準則,聯交所接納內地核數師是合情合理的事。但新政策衍生多個問題,最明顯是對監管制度的憂慮。將來在港上市的H股採用內地會計師審核財務報表,而其內地的會計師卻不受任何香港監管機構監管,出了問題也投訴無門,聯交所最多只能查詢或停牌。2007年7月成立的財匯局,理論上可調查本港上市公司的核數師審計帳目不當行為或查詢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未有遵從會計規定,但由於內地會計師在國內,財匯局也無權調查,只可要求中國財政部及中證監協助。

國際慣例

至於其他國際金融中心交易所如何處理非本國註冊之會計師呢?紐約、倫敦、東京、澳洲交易所等,他們認可的會計師均需在本地註冊並受監察(Oversight)(參聯交所諮詢文件附錄三,第39頁)。那麼,我們為何不修訂《專業會計師條例》,使那些中國「獲認可」的會計師在港註冊,受香港法律監管,卻反而提出由證監會行使其豁免權,准許「獲認可」的內地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公司條例》附表三所指的申報會計師(參聯交所諮詢文件第12(f)段)。哪種處理方法更符合國際慣例,請讀者判斷。

核數師質素

對於其他協助公司上市的專業人士,如保薦人等,接納內地核數師,對他們亦不無疑慮。《上市規則》規定保薦人要對企業進行盡職審查,過程中需依賴會計師提供企業的資料。如資料提供是來自一家保薦人不熟悉的內地會計師行,保薦人是否有足夠信心?再者,保薦人要對內地會計師行進行更詳細盡職審查談何容易?其實諮詢文件本身也指出,仍未有足夠資料提供有關執業審核、質檢制度及對內地會計師事務所的監察和持續監管的等效情(參聯交所諮詢文件第63段)。那麼現時提出諮詢是否成熟?又何須急於明年一年便實行呢?

本港的上市標準一直達到國際水平,這亦是本港維持國際集資及金融中心的基石,他日H股採用內地會計師審核的財務報表,國際投資者能放心嗎?

新政策背後的種種想法,究竟是香港會計師數量不夠,要加入內地「生力軍」,抑或是本港會計師收費太貴?又或是根本此乃聯交所的商業決定,藉以協助企業節省成本,從而吸引更多內地企業到聯交所上市?

香港過去的成功,一直賴以嚴謹的法規、高質素的人才及有效的辦事效率等。新機制並不能將這些成功因素帶給內地,相反只會令香港失去競爭力,令年輕一代失去就業機會。

若要配合中央頒布的「關於加快發展中國註冊會計師行業」的政策,及讓大型國企可聘用內地核數師以保密國家敏感資料,那大可讓內地核數師到港註冊,讓他們吸收國際經驗,而香港又可繼續保持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何樂而不為?

作者是公共專業聯盟執委委員、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

+ + +

結果不只是無謂驗毒、假政改還有趕走小商店的領匯幾劑「殺港毒藥」,從針對性破壞新一代和政府權威之間的信任(所謂教育要從小做起?),到泛性攻擊香港市民對政府信任(那個亳無誠意的微進展方案真是……),到企圖迫令香港市民只能為連鎖店工作、只能到連鎖店消費的公屋商場超高速起價的店租政策,今次連香港已經建立的國際誠信品牌也要成為攻擊對象……

香港政府的目的難道其實是建立一個「歡迎有錢炒家」(沒有可靠的公開資訊,也就只能是內幕市、造市、投機活動)的國際性賭場,而沒錢炒賣資產的,就只能做二等市民,每天以本來是自身應得的資產和工作自由,為炒家「埋單」?

香港的未來正在遭受無良人士的凌厲攻擊,要求善心人士支援,OVER……

P.S. 到底「香港去死去死團」的人口有多龐大?

(動畫)Now and then, here and there(今、そこにいる僕)

這是1999年的科幻作品,13集完,而且人設畫風上還故意用回《高立的未來世界》的那種,所以外表可能會有點嚇人,尤其是對觀齡(作品年份計)不夠10年的觀眾來說。

這個故事的世界背景設定令人想起《風之谷》(尤其ZB的村子的設定),而故事的感覺令人不斷聯想到《天空之城》(除了飛行城堡之外還有很多人設和劇情處理上的相似之處……),所以看得我懷舊病發作。(天音:你30未過就老人病發作了,怪不得沒男友啦。)

這故事的內容牽涉成人題材,如強姦、童兵、恐襲、軍妓、酷刑和各種軍事罪行,絕不建議15歲以下的讀者自行觀看此套作品,但是我會建議納入初中的通識之中,讓在和平社會長大的盡早見識一下什麼叫「戰爭」,以及為什麼讓城市人看不起的「免費」的自然資源值得保護。

這套動畫的角色處理很有早期動畫的風格,人物性格誇張的同時不會直接解釋性格的形成原因,令觀眾未必能夠成功代入、理解角色的想法,很多時要在劇終之後靠觀眾自行腦內補完來解決(比如說為什麼女主角經常目無表情兼不說話等等)。

戰爭最詭異的地方不是戰爭的「起因」,而是為什麼人們會聽令於上級,執行各種慘無人道的任務。這個動畫非常地深刻地指出,戰爭之所以可能發生,是因為人們有智能——所以他們會計較自己的生命,多於陌生人的性命,所以只要有人去威脅一個人的性命,就可以迫別人就犯,而被迫者總會找到說服自己的藉口,令他們覺得自己不是被迫而是為了自己的未來幸福而幹。

而可以打破這種困局的,只有傻子。我不加扣號,是因為以社會主流定義來看,他們是一等一的傻子沒錯。但是現實裡傻子沒有主角威能,所以他們死得也快。因為這個原因,在這個被設定成遠未來的故事裡,代表自然資源的女主角說:「好人早就已經死光了」、「人一多起來,就會互相殺戮」。

因為就算沒有戰爭,聰明人還是會犧牲別人的性命,來令自己活下去;他們多數時間會亳不猶豫地為了自己的幸福,犧牲別人的幸福,因為「這就是遊戲規則」,而要找理由合理化別人的命運,實在太容易(「自己比別人聰明」就已經是一個很好的理由)。所以根據這個理論,像香港這個人人不斷強調做人要「醒目」的地區,香港人不快樂指數高企,是必然的事情。就算和平、和諧、繁榮,也不能令香港人幸福,因為大家都很聰明,都不想自己吃虧。(其實本片中某些對白我已經在現實裡從同輩口中聽過,所以更是有共鳴……)

而日本動畫就是致力證明這些傻子在歷史裡面不可取締的正面價值(即使現實裡大部分都死得很慘),所以全世界風行。因為它們說出了真理:傻子能令人類幸福。

P.S. 有人說這是反戰動畫,但是我覺得看完下來覺得重點根本不在反戰之上,而在於從「人性」的角度去分析人類不幸的種種深層原因……

題目 : 動漫看後感想 - 部落格分类 : 漫畫卡通

tag : 今、そこにいる僕

海洋公園圖集之鱷魚館

(點撃小圖得大圖。)
首先是1600X1200的鱷魚牆紙。好吧,我知道大家都見過鱷魚,所以丟連結算了。

然後是擬態昆蟲:
Insect

最後是640X480的牆紙……NETBOOK合用。
Fish

P.S. 今天全天做家務,做到沒心情寫格了……

題目 : 玩樂香港 - 部落格分类 : 旅行觀光

這次來真?

烏克蘭超級流感 死者肺變黑炭

百萬人染疫 奪逾200命

【明報專訊】東歐國家烏克蘭爆發來勢洶洶的流感疫潮,全國有超過100萬人染病,過去半個月有逾200人死於流感相關疾病。當地醫生發現部分死者既非死於普通流感病毒,亦不是感染甲型H1N1流感,世界衛生組織派專家到當地調查病毒種類,部分病毒樣本已被送英國,鑑別是否出現甲型H1N1流感變種。

烏克蘭自上月底公布爆發流感以來,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根據烏克蘭衛生部上周五數據,全國4608萬人口中,有逾130萬人染病,逾6萬人留院,265人死於流感或相關疾病,約450人病情嚴重或危殆。全國有9個地區已定為隔離檢疫區,總統尤先科(Viktor Yushckenko)已命令部署流動軍事醫院。截至上周三,烏克蘭有79人證實死於甲型H1N1流感。烏克蘭衛生部上周五交代最新流感疫情時,首次不再更新甲型H1N1流感死亡與染病人數。官員稱,烏克蘭正面對甲型H1N1流感大爆發,「目前有多少確診個案並不重要,因為每個患者會接受同樣的治療」。世衛駐烏克蘭代表亦指出,甲型H1N1流感在該國的爆發情已經受控,感染率與其他國家無差別。

患者徵狀似西班牙流感

外界更關心的是其他死亡個案的死因。在最先爆發疫情的西部地區,醫生紛紛指出,實驗室測試顯示,至少有部分死者感染的病毒似乎不同於普通流感與甲型 H1N1流感。在重災區利維夫(Lviv)附近地區工作的醫生巴欽斯基(Viktor Bachinsky)說﹕「這種造成死亡的病毒極之兇猛,它不(似普通流感)先感染喉嚨,而是直接襲擊肺部」。另一名醫生更說﹕「我們解剖檢驗過兩名病人,發現他們的肺部都漆黑如炭,看似被燒過,好可怕」。還有醫生指出,患者的徵狀類似上世紀初導致全球數以百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西班牙流感在1918 年春爆發,研究顯示其元兇是一種H1N1病毒。

專家﹕3流感組「超級病毒」

一些專家相信,正在烏克蘭肆虐的是由3種不同流感組合而成的「超級病毒」。尤先科接受電視訪問時便形容,烏克蘭正面對「21世紀絕對不能想像」的流感疫情,他說﹕「與其他國家疫情不同的是,烏克蘭同時出現3種嚴重的病毒感染,包括兩種季節性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學家認為這一組合變種後可能產生殺傷力更大的新病毒」。烏克蘭將於明年1月舉行總統大選,流感疫情已成為主要議題。尤先科其中一名主要競爭對手,現任總理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猛烈抨擊尤先科控制疫情不力,拒絕批准她所倡議的1.22億美元控病經費,罔顧國民生命安全。尤先科則辯稱,政府根本無餘裕提供緊急醫療開支,強行印銀紙只會引發貨幣貶值。

德通社/法新社/每日郵報/路透社
+ + +

因為本人有烏鴉嘴的嫌疑,所以不說什麼了。

忘了什麼時候看過兩個異曲同工的說法:
1. 如果一個地區不注重全民醫療保障,那麼這個地區的窮人區爆發疫症的機會大增,而往往窮人服務的是富人,所以富人也無法避免染病。

2. 如果先進國家不致力提高窮國的醫療水平,那麼他們就要準備窮國爆發疫情的時候因為沒有錢或/及能力控制,富國也要遭殃。

如果是動畫裡出現上面的情況,大概就會出現一個炸彈丟下去之類的慘烈事件……

題目 : 論文。報告。心得 - 部落格分类 : 學術文藝

自我介紹

溫的若

Author:溫的若
人類有很多不同的屬性,有一兩種偏離正常(就當是十分之一吧)是很平常的。假設人有5種互相沒有關係的屬性,五個數值都是「正常」的機會只有一半左右。
但是如果五個數值之中,同時有三種是「不正常」的,那麼100人之中,就只有不到一人,堪稱「異界人」了。

最新文章
異界路牌
最新引用
月份存檔
最新留言
RSS連結
異界之門
加為好友

和此人成爲好友

搜尋欄
異界海關
現有人口: 在線訪客人數
2009年5月29日至今出入境總數:
異界襟章
不會吝嗇一小步
愛香港,愛民主